六问巨一科技IPO上市之疑

离奇诉讼”对本轮IPO上会冲击影响几何

IPO上市前审核既重视企业的发展未来,还关注公司的前世今生。据相关司法网站信息显示及知情人透露:其一,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权撤销复审行政纠纷案,案件争议焦点为诉争商标在指定期间内是否在核定使用的服务上进行真实、合法、有效的商业使用。该公司提交的证据均无法证明在指定期间内诉争商标在核定使用的服务上进行真实、合法、有效的商业使用。因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被诉决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七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被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其二,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于201782日向本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要求立即冻结被申请人安徽欧鹏巴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存款685万元,或查封、扣押其同等价值的财产,并已提供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中心支公司予以担保。然而在该公司IPO前夕此案却突然出现和谐,是否另有隐情?是否为IPO让道采取的临时救火之策?广大投资者期待了解事件的真相,此时冲关IPO,企业诚信与品牌形象如何保障?此事件是否在IPO上会审核的的过程中遭受关注和问询?

职业健康安全遭处罚是否以人为本

行政监管处罚小问题看似无伤大碍但在资本市场却可能引发大危机。201853日,合肥市包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巨一科技有限该公司做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安监管罚[2018](7)),因公司未按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的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第()项的规定,合肥市包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公司作出了警告并处人民币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广大投资者质疑,是否为处罚力度太低,无关痛痒,才致使该公司有恃无恐的违规。随着我国法律制度日益严格以及证监会对于上市企业监管力度的加大,后期的经营风险和隐患令人堪忧?尤其是在敏感的资本市场和IPO上会审核的关键节点,是否会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破解“股权乱象”之困局

  股权结构是否健康稳固被称作上市公司的定海神针,其重要地位无可比拟,亦是各相关方竞相追逐的重头戏,广大投资者爆料该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和巨大隐患。20206月,巨一科技又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10275万元,新增注册资本510万元,其中新增的156万元、354万元注册资本分别由嘉兴尚颀、美的投资认缴,增资价格为24.9/股。嘉兴尚颀、美的投资分别获得1.52%股权、3.45%股权,投资款分别为8818万元、3892万元。此次增资,巨一科技的整体估值为25.60亿元。这一估值较20173月的1.30亿元增长约18.64倍。而且嘉兴尚颀、美的投资机构突击入股之时,曾与巨一科技及其实际控制人林巨广、刘蕾夫妇等签署了对赌协议。股权转让各方关系错综复杂,投资者质疑其中可能存在关联利益输送,并不排除存在股份代持的情形。随着近期证监会重拳出击整治股权结构乱象力度的加大,该公司此举是否会招致重大调查从而对本次上会审核产生重大影响?

应收账款高企折射财报真伪合规性存疑

应收账款上升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制约贵司盈利能力的阻碍,投资者担忧后期的投资风险。据悉该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存有坏账风险,翻阅资料发现: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1.97亿元、2.67亿元、2.33亿元和2.16亿元,另外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等相关债权金额报告期内分别达到5.64亿元、6.3亿元、7.48亿元和5.12亿元,相关数据触目惊心。究竟是应收账款回收不力,还是粉饰业绩的纸面富贵?造血能力不足,导致该公司财务压力不小。到底是强弩之末挣扎出的靓丽财报?还是想利用募集资金来填坑补漏?此百转千回的经营数据是否会对投资者构成重大投资风险隐患?是否为了IPO上市而采取不合规虚增业绩的操作?是否存有坏账风险?坏账风险与日俱增是否对经营业绩造成重大影响?广大投资者建议监管部门重审该公司财务报表。

产能过剩与募投项目必要性争议不断

资本市场不是“提款机”,募投扩产募集资金而是为了帮助真正有发展需要的良性企业,该公司募投项目扑朔迷离,被广大投资者质疑其编撰募资有圈钱之嫌,产能数据真假难辨。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招股书显示,财务数据显示,20172019年期间,巨一科技电机产品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0.85%71.12%57.84%,电机控制器产品利用率分别为52.60%71.78%56.90%,而在2020年第四季度,其电机、电机控制器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分别为58.09%58.50%。本轮IPO拟募集资金逾20亿元,其中有5亿元用于补充运营资金,扩大产能利用率极低的项目-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拟占用募集资金6.74亿元,2020年前六个月其产能利用率更是跌至不足10%。该公司对每个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仅限于上述数字,具体的用途并不明晰,且绝大多数资金是否会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填补已启动项目的欠款窟窿,能落地的建设项目亦是概念大于实际,产能远未饱和,且项目立项较为模糊,更不是迫在眉睫待建有瞒天过海、刻意编撰募投项目的嫌疑,广大投资者呼吁发审委在可能的情况下针对其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进行评估。

盈利能力与募资规模倒挂难言市场信心

“盈利能力是反映IPO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否良好的主要核心指标”,若不理性进行募资扩产,甚至依赖于举债募投,风险或许全部转嫁至资本市场投资者,纵然包装的再完美无瑕,都难避造假上市圈钱之嫌。财务数据显示,20172019年期间,巨一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2.25亿元、14.14亿元、17.2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16亿元、1.19亿元,但在2020年,巨一科技上述两项关键财务数据,分别下降至15.38亿元、8769万元。2017年至2020年,公司账户上的存货账面余额分别高达7.3亿元、10.39亿元、11.98亿元和13.68亿元,其中2018年存货增幅高达42.43%。报告期内,巨一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33%26.54%24.34%22.24%,呈下降趋势。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巨一科技公司还享受的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合计为9035.84万元、8823.32万元、7525.63万元、3161.97万元,分别占当期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利润总额的42.90%56.87%46.14%88.98%,盈利能力呈现疲软趋势,请问此是否符合证监会对于上市该公司盈利持续净增长的要求?是否成为关键指标从而对上会审核产生重大影响?如此盈利能力,投资者极为关注盈利能力与募资规模是否匹配并担心投资利益承载其风险。